杨伟民: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
——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的讲话
杨伟民
2022年12月25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高兴参加今年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年会”,下面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为题谈点认识。
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呢?二十大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原则,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六个统筹”的方法论,都是要求在今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
从实际工作角度讲,近年来,养猪、采砂、能耗双控、煤炭安全生产、房地产等领域出现了“单打一”的情况,带来一些损失。这就启示我们,经济是一个多种变量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原则。我认为,要处理好11个重大关系。时间关系,我主要讲6个。
一是质量与数量。我们党历来重视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十四大、十六大都提出过相关要求,十九大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发展理念、宏观、产业、空间、分配、要素效率等不同角度观察,一个产业可以有一个产业的不同角度。十九届六中全会从新发展理念角度做出过定义,二十大和去年、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从质量与数量关系的角度给出了定义,这就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质与量的角度来观察,高质量发展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有量无质,不是高质量发展,没有量的增长,也就没有了质的载体,当然也就谈不上高质量发展。从宏观上来看,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看经济的新增量是不是有质量,如果是结构优化的量,技术贡献提高的量,效率提升的量,碳排放和污染物减少的量,这就是高质量发展。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是不要速度,只有量的增长才有可能有质的提升。如果只是单纯地关闭有污染的企业和养猪场,关闭有安全隐患的煤矿,关停能耗高的企业,这样,确实保护了环境,减少了安全事故,减少能耗,但是不是就是高质量发展了呢?没有了发展,就没有高质量发展。
二是市场与政府。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定义为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修改了这样的定义,改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是告诉全党、各级政府、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要更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目标是多元化的,不仅仍然存在着在经济发展中如何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并没有完全解决,又带来了在环境保护、碳达峰碳中和、共同富裕、安全生产、防范房地产和金融风险等领域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关系的问题。比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更多依靠层层分解的能耗双控指标、控制“两高”行业、煤炭限价,还是更多发挥碳市场的激励作用,还原能源商品属性,让能源价格调节能源的供求。环境保护,是更多依靠行政性关停企业、关闭矿山和养猪场,还是更多发挥环境成本内化、排污权交易、生态产品价格实现机制。防范房地产风险,是更多依靠红线管制、限购、限价,还是更多依靠房地产市场的优胜劣汰的机制,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说明中指出,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我们应该牢记并坚决执行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推动多目标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政府的作用是通过完善法治和政策,引导企业朝着保护环境、碳达峰碳中和、安全生产、防范和控制风险、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完全靠政府的力量去完成这些目标。
三是发展与监管。市场监管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应有之意,是需要加强的职责。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当然我觉得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并分别确定了国有资产、自然垄断行业、金融、医药卫生、食品药品、自然资源、环境等领域监管的改革任务。近年来,各领域的政府监管明显加强,监管力度明显加大,监管范围明显扩大,这是非常必要的,对建立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阐述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提出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市场体系不完善,二是政府干预过多,三是监管不到位。我们既要注重解决政府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也要防止政府干预过多。不能监管加强了,政府干预却更多了,要分清两者的界限。
政府监管是对市场配置资源意义上的监管。如果某项经济活动、某个企业的行为破坏了市场配置资源,干扰了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损害了市场评价要素贡献的机制,就时候就需要通过政府监管来纠正市场的扭曲。但是如果政府的监管本身破坏了市场机制,就违背了政府监管的初心,变成了政府干预过多了。政府监管不能监管到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要素生产、用什么价格销售,不能监管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等价交换等。
总之,政府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监管的主体,也是推动发展的主体。在加强监管中,既要抓监管,也要抓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政府监管要坚持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干预市场机制正常运行这样一些原则。
四是发展与减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是伴随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的长期任务。去年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元年,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出现了急躁冒进,一刀切、层层分解能耗双控指标、拉闸限电,以及煤炭企业、煤电企业贷款难等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去年第三季度特别是9月份的制造业发展受挫。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进行了纠偏,二十大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我理解,就是要在减碳过程中,更好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第一,减碳与增长。减碳要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不能为了减碳而人为压低经济增长。第二,减碳与安全。减碳要建立在能源安全供应基础上,减碳不是要减少能源消费,碳达峰碳中和不是能源消费达峰,更不是电力消费达峰。不应该控制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能源消费总量,而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控制高碳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快增长。第三,减碳与减煤。煤炭是碳排放大户,减碳必须减煤,但要立足国情,先立后破。在一定意义上,我国新能源的建设规模取决于新能源的消纳规模,而新能源的消纳规模,取决于煤电灵活性改造的规模。第四,减碳与能耗强度。现在的高载能是高排碳的,未来的高载能未必是高排碳的。我国能源消费强度高,是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共同决定的,需要从全局和长远统筹考虑,不能单纯通过控制“两高”行业供给的方式降低能耗强度。第五,政府与市场。减碳需要政府积极引导,更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应该实行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方针。
五是发展与共富。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我国发展已经到了推进共同富裕的阶段,推进共同富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和目标。如何推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得很清楚,就是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所以,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很清楚,就是先后的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决定分配,没有财富就谈不上分配,没有富裕就谈不上共同富裕。所以,推进共同富裕,首先要发展。
同时,分配反作用于生产,发展成果分配不公,平均主义或者两极分化都会影响发展的积极性,可供分配的发展成果就会减少,最终陷入“贫困陷阱”。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极大影响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经济发展缓慢,可供分配的蛋糕很小。改革开放后,最先解放思想的领域就是分配,先后回归到了多劳多得,按要素分配,从而助力我国取得了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我国的社会财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增加,同时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和财产差距也逐步拉大,要在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把共同富裕提到议事日程,扎实推进。主要的实现路径是,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六是长期与短期。处理好这对关系,主要是要防止三种倾向:第一,防止短期给长期留下后遗症。现在的紧迫任务是力促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需要加大政策力度,但要把握好度,防止用力过度、过猛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防止再出现“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财政要可持续,货币不可大水漫灌。第二,防止长期任务短期化。实现长远目标和任务,要久久为功,年年努力,不能都打成攻坚战、歼灭战。长期积累的问题,必须一步一步解决,不能指望一天就面貌大变,一夜解决问题。所以不应该所有事都要求限期完成,完不成就问责,否则很容易出现长期目标短期化、应急化。第三,防止长远任务短期不努力。长远任务需要从一个个的短期做起,持久战总要打,所有的长远问题都需要从某一个时点的一个个的短期去干,不能因为是长远问题就不出手,击鼓传花。
除了以上六对关系外,其他关系我简略提一下。七是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关系。发展必须注重安全,不安全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但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八是要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最终解决环境问题需要久久为功。九是要处理好抓落实与问责的关系。各项工作都要抓落实,但抓落实不是所有工作都要层层分解,都能分清每个人的责任,所以要科学精准问责。十是要处理好激励与约束的关系。既要加强对企业和公职人员的约束,也要注重健全激励机制,激励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创新。十一是要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既要把握特殊的国情、省情、县情,更要遵循一般规律。
以上认识和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谢谢大家!